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冷链食品再也不能碰了?
    来源: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时间:2021-01-27 14:47 

    临近春节,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许多人选择购买冷链食品在家加工食用,冷链食品风险防控尤为重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发布《冷链食品安全指南》,引导公众正确选购、加工冷链食品。

    选购时要正确戴口罩用手套

    冷链食品是指采用冷冻、冷藏等方式加工,产品从出厂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食品。比如需要冷藏运输的水果、蔬菜、饮料、鲜奶制品等,需要冷冻运输的速冻食品、肉类、冰激凌等。

    新冠病毒在食品或包装材料上不能繁殖,但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指南建议消费者,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同时,正确佩戴口罩,并使用一次性手套,也可以用75%的酒精或者1%的84消毒液消毒外包装。

    冷链食品采购回家后,尽量采用独立封闭包装储存,生熟食品分开储藏。

    处理冷冻冰鲜食品和包装时,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处理后,及时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处理生肉、水产品的容器、刀具、案板要单独放置,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食用前,务必确认冷冻冰鲜食品已烧熟煮透。经冰箱冷藏的剩余食物,要彻底加热后才可以食用。

    加工、食用冷链食品后,还不要忘记及时清洗和消毒台面以及厨具,可加热蒸煮,或者用75%的酒精消毒。

    病毒“尸体”也能检出阳性

    选购、加工冷链食品时,做好“功课”,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不过,还是有不少市民担心冷链食品会“带毒”,比如近期个别地区的雪糕及其乳清粉原料检出了新冠阳性。

    “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并不一定等于样品带有活病毒。”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表示,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是针对它的RNA,无论病毒是死是活全都能测出来,所以即使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也可能是样品上存有病毒的“尸体”。

    许多冷链食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本身能灭活病毒,只要后续的冷链加工、储运等环节管控得力,食品上就算有病毒,也只是对人无害的“尸体”。

    钟凯以雪糕、冰激凌举例,正规合格的产品,其生产工艺是要将所有配料混匀之后加热杀菌,因此只要确认了工厂里没有病毒携带者,那么包装出厂的雪糕里的新冠病毒一般不会是活的。

    至于用来生产加工雪糕、冰激凌的常温食品原料,带有活病毒的可能性更小,因为这些常温食品原料在物流和仓储环节停留时间通常较长,脱离冷链的环境下,病毒存活的时间和概率大大降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表示,目前冷链产品新冠病毒阳性的“CT值比较大,说明病毒污染比较轻”。因此大家看到的因冷链导致的感染基本上都是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他们工作的环境低温高湿、通风不良,比较有利于新冠病毒传播,所以感染概率大一些。

    “一般情况下,普通消费者想从冷链产品感染新冠肺炎还是不太容易的。”钟凯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显示有病人通过饮食途径感染了新冠肺炎。

    消费者按照相关建议做好选购、加工冷链食品的防护工作,比如不要用摸过冷链食品及其包装的手直接触碰口鼻眼等,就无需对冷链食品太过担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