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促进工业项目尽快落地,近日,经开区管委会以省、市相关政策为支撑,陆续制定出台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工业标准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工业标准地”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据悉,工业“标准地”,是指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此次经开区政策的出台最大亮点是打破传统土地要素配置的体制性障碍,规定政府在出让土地前,由政府出资对有条件的区域实施区域评价,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由政府明确土地出让的投资强度等控制性指标,通过事前发布标准,企业对标竞价,构建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新型招商模式。以企业承诺履约为重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体系和严重失信名单制度,构建激励倒逼机制,加快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惩的良好环境。
近期,经开区拟供应三宗工业“标准地”,共计215亩,后续将不断推出更多工业“标准地”。工业“标准地”改革将为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培养壮大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