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 有序! 现场直击经开区高三复学第一天
    来源: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时间:2020-04-09 09:48 

    4月7日是郑州市高三学生复学第一天。经过前期周密的准备和充分的演练,当天,位于经开区的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在安排学生分批入校的同时,安排老师、志愿者在校门口、宿舍、餐厅等处帮助学生入学,确保学生安全、顺利返校。

    红马甲、小红帽,家长放心地笑了

    7日清晨,学生未到,由教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早早到达各自的指定位置“上岗”,等待迎接即将返校的高三学子。据了解,学生在返校前需要提交入学疫情防控工作承诺书和至少两周以上的每日体温记录表,并领取一本校园疫情防控手册。

    7:30左右,同学们身着校服,佩戴好口罩,带着行李陆续到来并自觉有序排队。校门口设置的红外线热成像测温系统,准确、快速地对入校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在校门口、通往宿舍、餐厅和教学楼的道路上,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帮忙搬运并消毒行李,指引闭环路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熊抱不成,享受唠叨,宿管“妈妈”暖人心

    为保障学生安全,学校重新分配寝室,将6人间改为3人间,并在每个卫生间都放置了洗手液。

    高三学生付雨琦测了体温,顺利进入宿舍楼,刚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宿管张培文老师,想给她个大大的熊抱。张老师一眼就看出这丫头的兴奋劲儿,赶紧说:“停!停!停……不能抱!”然后看着她说,“防疫期间,不能抱,同学之间也是要注意保持距离啊!” 张老师一边指导她收拾物品,一边“各种唠叨”,雨琦没有烦,反而特别享受,经历了这个超长假期,她学会的本领就是享受“唠叨”。因为,她知道,无论是家里妈妈的唠叨,还是钉钉群老师的唠叨,还是宿管妈妈的唠叨,一切,都源于爱。

    提前等候,校领导陪餐,开学第一餐安全放心

    还未到中午,校方已多次到餐厅,察看饭菜的准备情况,检查就餐的各个环节。按照错峰吃饭的时间安排,第一批学生戴好口罩,在餐厅外有序排队,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和手部消毒。同学们按照单向闭环式指定路线有序进入餐厅,到固定窗口进行取餐,并按照地面贴的间隔1米的红色标志线排队,保持安全距离。

    同学们拿到食堂统一提供封闭式餐盒后,到指定位置就坐,单人、单桌、单向用餐。餐桌上贴了就餐的批次、班级和姓名,固定就餐位置,同时采用全封闭的不锈钢餐盒,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安全。

    开学礼,励志语,传递精神力量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坚实不朽的栋梁;一个复兴的中国,必定有无数中华儿女的脊梁。”“夫人之心动,因利因情,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情的大力大情”……这些励志卡片是高三年级班主任王冬梅老师为她的学生送上的“开学礼”。王老师谈到:“人生最重要的课堂,常常是未能安排进学校课表的课。疫情下,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精神’,我想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和传递这种精神和力量!”像王老师一样,有许多坚持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老师们每天推送一些抗疫英雄、先进典型,坚持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据了解,学校将原有的高三18个班分为36个班,每个班学生25人左右,并从明天起正式上课。教学期间,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三次测量体温,并在厕所、开水间、食堂等处安排人员值守,确保学生保持安全距离,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安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