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郑州特大暴雨以来,经开区始终坚守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成立灾后重建工作专班,调配技术专家队伍,全速展开排查评估鉴定工作,紧密结合城市管理、乡村振兴,高效推进恢复重建,切实把重建工作做成民心事、暖心事,让受灾群众“忧居”变“安居”。
截至目前,已完成受损的重要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维修抢通任务,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专项推动,挂图作战,为重建提速度
为全面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经开区探索实施安全高效的标准,按照“先急后缓、先主后次、先生活后发展”的原则,组建专班,分类同步实施,统筹推进,确保重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位高效推动,按时完成。
经过向省、市对接,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由书记、主任督促协调,组建灾情核查评估及应急能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及交通恢复重建等11个专项小组,建立会议、行文、请示报告、沟通联络等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方案,因地制宜开展重建。
同时,实行“一日一收集、一周一汇总”台账信息管理机制,每日进行日报收集、每周进行汇总整理,列出任务清单、政策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各专项小组每周列出各专项台账和重点工作台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高效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恢复提升,针对保障,让重建有厚度
借鉴其它地区受灾农房恢复重建工作经验,经开区确立了“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农户主体、政府帮扶”的原则,根据农房农田、市政设施、电力设施等损毁程度,结合城市底蕴,积极推行符合群众意愿的重建模式,尽快实施修缮加固或重建,让农房重建更有厚度,更具人性化,力争达到群众满意。
8月22日后王村党员干部清理转移倾倒树木
针对市政恢复重建,加快推进路面、井盖、人行道等256处受损修复,已完成233处,剩余19处正在加紧修复,其中四处专班修复预计10月底完成;加快推进绿地、护坡53处受损修复,已完成16处、剩余33处正在进行,其中五处专班修复预计10月底完成。
针对电力恢复重建,加快推进严重受损的开闭所、配电房等缺陷处理,实施经南七所、朝凤路一所、航海五所等7处电力设施修复及改造提升项目,预计12月10日前完成修复。针对农房恢复重建,对因灾房屋倒塌且无基本安全住房保障的农户进行恢复重建,对严重和一般受损的房屋进行加固修缮,10月底前完成一般和严重损坏农房进行修缮加固,12月底前完成倒塌房屋重建工作。针对教学校恢复重建,完成31所学校修复,经开六中、蝶湖小学、锦程小学等26个学校项目已全部完工,目前修复情况全部完成,受灾学校全部实现正常教育教学。
政策托底,惠企惠民,使重建显温度
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灾后恢复重建举措和资金补助政策,整合各项惠民措施,有效引导社会各界捐赠和帮扶,汇聚多方力量,齐心协力温暖受灾企业和群众。
用足各项惠企政策。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制定《经开区灾后恢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借助“万人助万企”契机,支持受损严重的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为工业企业总计拨付900万元,支持受损严重的商贸企业尽快渡过难关。
全面落实各项补贴。按照要求每人每天150元,已发放分散安置群众454人,拨付资金46.98万。对9名因灾遇难人员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抚慰,目前因灾遇难人员资金已落实到位。已经为受灾的6638亩农田拨付农业救灾资金45万元;拨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0万元,用于补充防汛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