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揭牌仪式暨医疗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在郑州经开区举行,推动郑州经开区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助力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强,郑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小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术副院长葛波涌,驼人集团创始人、总裁王国胜共同为创新联合体揭牌。
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驼人集团牵头,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以及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等11家高校和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旨在通过创新组织机构,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学术中心和转化孵化中心,构建国际一流的“政产学研医”创新生态体系,助力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及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联合体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担任委员会名誉主任,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担任委员会主任。依据不同学科及科室的专业特色,设立麻醉和输注、疼痛及神经调控、临床护理等十个专科创新联合体,实现对相关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覆盖,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筑牢根基。
李小虎在致辞中表示,创新联合体的组建意义重大,是加快打造全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共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又一具体实践。近年来,郑州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经开区重要指示精神,以“三个转变”为引领,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抓“精准诊疗”“智慧医疗”发展导向,依托安图生物、国药、华润、九州通、金域检测、中源协和干细胞等龙头企业,深耕体外诊断、生物疫苗、基因测序、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不断聚集。获批建设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近6年来全省获批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024年获批市级以上高层人才和产业骨干人才占全市的30%,连续3年稳居第一。
在分论坛环节,麻醉和输注、疼痛及神经调控、临床护理、肛肠外科等十个专科创新联合体围绕科技创新引领、重点领域攻关、应用领域拓展、共链行动实施等方面展开深入学术交流。
据悉,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在2024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该产业均被重点提及并深入强调。此次医疗器械创新联合体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一支横跨多领域、多技术的“医疗器械”科技创新“领头兵”强势登场,将进一步凸显行业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航者”与“先锋队”作用,全面推动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基础的夯实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